查看原文
其他

多位政治局常委频频谈到长三角一体化,透露出哪些信号?

华略创智 2019-07-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新型智库零距离


来源:新民晚报


在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


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浙江代表团的审议时说:要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热词”,三省一市代表委员热议:长三角一体化迎来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他们眼中,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有哪些核心词值得关注?哪些领域可能率先突破?


  01  

机遇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既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上海更好服务全国的重大平台。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代表:长三角是一方创业创新的热土,更体现为长三角地区正在掀起一体化发展的热潮。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把准自己的三种角色定位,即浙江是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直接受益者。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代表: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将于5月份在安徽芜湖召开。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树立世界眼光、全局理念和一体思维,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到实处,作出安徽贡献。


  02  

一体化示范区


据上海铁路局介绍,2019年1月5日0时起,长三角铁路将实施新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也将进一步扩容,开行范围覆盖长三角所有高铁线。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代表:京津冀有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有深圳前海,长三角将建设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真可谓是:内外结合,遥相呼应,亮点纷呈。希望国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点一批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使之真正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跨区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的“样板间”。


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代表:从“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到“不见面审批”,长三角各地政务服务各有特色,形成统一的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先行先试,为全国推广创造经验。


  03  

营商环境


去年12月,长三角地铁一体化在全国率先走出突破性一步:沪杭甬启动地铁刷码互联互通,上海人到杭州、宁波,只需要打开“Metro大都会”APP,就像在上海一样刷码过闸。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谢双成:改善长三角营商环境,关键问题在于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减少区域行政体制上的差异,促进规则衔接。建议各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改革经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集成推进各地的创新性举措,形成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提供更多长三角改革样本。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首先便是要实现城市之间市场准入的互联互通互认,让企业足不出市就能在异地办成营业执照。一旦实现“一网通办”,宁波企业若要在上海办一家分公司,只需在宁波本地递交申请,网上办理,就能在本地领到证照。期待,G60科创走廊的改革能尽快获得突破,并形成经验在三省一市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商会副会长丁佐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编制好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让我们民营经济感到未来在长三角一定大有可为。尽管目前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但相信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新经济增长迅猛,新旧动能加速,加上区域分工优化、整体营商环境提升,未来长三角地区的民营经济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04  

G60科创走廊


去年,G60科创走廊孵化出了一个人工智能黑科技,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清洁车队在松江诞生。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代表:G60科创走廊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通、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大通道。


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代表:进一步推动G60科创走廊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一体化,突出其在聚焦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创新成果的优势,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江苏省苏州市市长李亚平代表:苏州是G60科创走廊中唯一的江苏城市,要承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尤其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溢出效应,加大与上海科技人才、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


  05  

生态主战场


苏州市同里退思园示范项目让退思园恢复了碧波绿水、鱼鸟同乐景象,成为长三角地区水生态改造的一个典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超代表:长三角一体化也是“生态一体化”,无论是太湖治理,还是长江大保护,加强区域深层次协调合作是突破点,改变生活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才是治标又治本。


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代表:目前环境、劳动力、土地、资金流动都可能成为制约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制约,挖掘更大的潜能,而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破题方式,就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就如同把原来的物理混合变成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代表:推进长三角区域环境“共商共享共治”,重点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督执法。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加强长三角区域绿色发展规划研究,从准入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为绿色发展做出示范,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在一个有蓝天碧水的环境里。


江苏省溧阳市市长徐华勤代表:建议完善更高层次的跨区域联动发展,合力打造太湖西岸以生态创新为基准、以科技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为目标的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创新试验区。


  06  

民生得实惠


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花桥。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代表:更加注重协同推进,强化交通运输发展的全方位对接协调,突出抓好省际交通干线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等重大事项。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就年底前取消省界收费站达成一致。


台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代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东部沿海大中城市解决养老难、难养老提供了新的战略空间,建议养老创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先行先试。


嘉兴加西贝拉技术开发部副部长周慧代表:开展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共享试点,推动上海人才集聚高峰往嘉兴辐射,为长三角一体化在人才资源的培育和集聚积累经验,使长三角区域成为人才高地。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借鉴法国“大学区”的思路,突破现有省级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教育功能区,探索建立“长三角大学区制”,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应当以科技作为基础,以经济作为纽带,以人才作为支撑,在经济、科技、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实现互联互通。


———— e n d ————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推荐阅读

【原创】未来已来:漫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原创】“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我国自贸区下一步该怎么走?

不可无视的差距:珠三角的富裕与广东省的贫穷

中国真正的差距是南北,不是东西

2018年中国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西安崛起密码:不按套路出了三张牌

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谁最有机会“上位”?

【原创】文化四级网络配送,看上海市各区都出了什么牌!

【原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店小二”如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